點擊數(shù):172發(fā)布時間:2019-07-04
2019年6月30日,南昌現(xiàn)代外國語學校迎賓校區(qū)全體黨員前往小平小道進行參觀學習,接受革命傳統(tǒng)教育。小平小道位于新建區(qū)望城省莊村境內,原名新建縣拖拉機修配廠,占地近188畝,是偉人鄧小平同志1969年10月至1973年2月期間工作和生活的地方,也是鄧小平同志設計中國改革開放和現(xiàn)代化建設的重要思想萌芽地。?
一走入小平小道紀念館,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鄧小平同志的銅像,還有鄧小平的小女兒寫給他的一封信《在江西的日子里》。隨后,我們走入陳列館,通過觀看歷史照片、聆聽講解員的詳細解說、參觀鄧小平同志曾經工作過的簡陋磚木房車間,了解一代偉人鄧小平在江西三年多的工作與生活經歷,感受偉人的堅強意志。
鄧小平同志沿著這條兩公里長的幽靜小路走了三年多,也思考了三年多。在這段時間里,鄧小平同志除了勞動,仍然堅持每日讀書、看報和聽廣播,默默關注國家大事和國際動態(tài),用學習和思考充實著那段艱難歲月。他與贛地民眾保持密切聯(lián)系,關心并親身體驗基層的實際生活。鄧小平同志在逆境中仍堅持自己的理想追求,堅定信仰,不畏艱難,最終探索出中國特色發(fā)展之路。
在我們盡情享受改革開放輝煌成果的時候,我們不應忘記,南昌市郊這條普通的小道對中華民族產生的深遠影響。正是在這條普通的小道上,小平同志深入剖析中國國情,汲取了群眾的智慧和力量,孕育了改革開放的思想,大刀闊斧、勇往直前地開創(chuàng)了全面整頓的新局面,探索出了改革開放的強國之路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康莊大道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:“如果沒有鄧小平指導我們黨作出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,我們國家要取得今天的發(fā)展成就是不可想象的。”
我們要充分挖掘利用好小平小道這筆寶貴的精神財富,使其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發(fā)揮出更大作用。今天,走在鄧小平同志曾無數(shù)次走過的砂石小道上,我們倍感新時代黨員的光榮使命和重要責任。
圖文∣袁豁寧
審核∣王正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