點擊數:353發布時間:2021-05-17
為了探索古村落的神韻,提高學生對自然知識水平的認識,加深與自然文化的親近感,體驗集體生活,增強學生熱愛家鄉、熱愛偉大祖國的情感。5月10日,南昌現代外國語象湖學校小學部二、四、六年級全體師生共赴進賢西湖李家先行開展研學實踐活動。
此次研學活動同學們將走進擁有600多年歷史的古村莊,重溫紅色革命光輝歷程,動手體驗農耕的樂趣,欣賞鄉村優美的自然風光,感受當地濃郁的民俗文化。
NO. 1啟程·向快樂出發
早上7:40,同學們早早地來到了學校操場集合,進行研學前安全教育。隨后師生們排著整齊的隊伍,滿面春光,向研學基地出發。大巴車上同學們洋溢著激動、興奮的笑容,一路歡歌笑語。老師、教官和同學們一起拉歌、猜謎語、背唐詩宋詞……
大約2小時的車程后,我們到達了目的地——進賢西湖李家!在乘車路途中,每個人都隨身攜帶垃圾袋,努力踐行“垃圾不落地”,做到了文明出行、文明乘車。
NO. 2開營·學有所成 玩有所獲
在開營儀式上,李豆羅老市長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致辭,他向同學們介紹了西湖李家的人文歷史,并預祝此次研學實踐活動取得圓滿成功,同學們能夠學有所成,玩有所獲。
緊接著,曹蕓副校長講話,她強調此次研學旅行務必以“安全第一”為前提,希望同學們在研學中增長見識,在實踐中快樂成長,要 “研”有所思,“學”有所獲,“旅”有所感,“行”有所長。
NO. 3參觀德勝樓
參觀德勝樓,同學們對黨的發展歷史有了進一步了解,也激發了同學們的愛國熱情,培養了他們的使命感和責任感。同學們紛紛表示:“一定會更加珍惜眼前,不忘初心,牢記使命,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學習,長大后把祖國建設地更加美麗富強。”
休息時間到了,孩子們拿出準備好的小零食,相互分享著美食。看,他們吃得津津有味。
NO. 4農博館·感受農耕文化
進入農博館后,同學們仔細觀察,認真記錄,動手操作,體驗糧食制作的艱辛和豐收的喜悅,親身感受農耕文化的魅力。同學們紛紛表示:“小小的一粒米不僅飽含辛勤的汗水,還凝結了智慧的結晶。”同學們真正了解了農耕的辛苦,懂得了勤儉節約的重要性,樹立了“節約光榮,浪費可恥”的意識。
NO. 5午餐時光·感恩 分享
中午就餐時間,景區特地安排了同學們集體用餐。吃飯之前,老師進行飯訓:“食不言,寢不語”。教官也教育同學們愛惜糧食,同學們一起享受著美味佳肴的同時,也加強了交流,更重要的是大家體驗了分享的快樂。
NO. 6舞龍
舞龍俗稱玩龍燈,是一種中國民族傳統民俗文化活動之一。每逢喜慶節日,人們都會舞龍。舞龍時,龍跟著繡球做各種動作,或騰躍,或滾動,或盤起,或穿插。
在鼓樂的伴奏下,同學們手中的一條條龍,充分展示了龍的精、氣、神、韻,也展現出了新一代少年的積極、陽光、昂揚、向上。
NO. 7手推獨輪車
獨輪車俗稱“手推車”。在近現代交通運輸工具普及之前,手推獨輪車是當時古老而又先進的運輸工具,是生產勞動中一種重要交通運輸工具。為了讓孩子們體驗農耕文化,了解手推獨輪車的用途,學會手推獨輪車,在此次實踐活動中開展了“手推獨輪車”活動。
研學旅行,帶我們飛過認知的圍墻,去探索、去發現、去思考、去感悟。對于孩子們來說,這是一次新奇的體驗,也是一次難得鍛煉和成長的機會。通過讓孩子們親自參與實踐,孩子們的團隊協作能力、團隊意識和責任心增強,這也為今后同學們的發展和培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。
投稿人:劉玉琳
投稿單位:南昌現代外國語象湖學校